扫一扫,慧博手机终端下载!
位置: 首页 > 行业分析 > 正文

保险行业研究报告:海通证券-保险行业深度报告:康养系列专题二,养老服务供需错配加剧,保险公司落子养老社区大有可为-210701

行业名称: 保险行业 股票代码: 分享时间:2021-07-01 10:13:51
研报栏目: 行业分析 研报类型: (PDF) 研报作者: 孙婷,李芳洲
研报出处: 海通证券 研报页数: 25 页 推荐评级: 优于大市
研报大小: 1,745 KB 分享者: lin****ng 我要报错
如需数据加工服务,数据接口服务,请联系客服电话: 400-806-1866
【研究报告内容摘要】

  我国目前老龄化程度加剧,养老照护服务供需矛盾凸显,养老服务行业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【慧博投研资讯】1)从需求侧看,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,而少子化、空巢化现象加剧了对养老服务的需求,根据七普数据,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.5%,接近老龄社会标准,老年人口抚养比已提升至19.7%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(慧博投研资讯)而据预测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.18亿人左右,且老年人口中约有12%处于失能状态,约有1/4的老人需要全方位照护。2)从供给侧看,国内养老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短缺。国内养老机构数量从2012年的4.4万家降至2018年的2.9万家,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增长仅30.5张,距离十三五规划35-40张目标尚有一定差距,我们预测到2060年全国养老床位缺口约在200-400万张左右。
  保险公司纷纷布局建设养老社区,2015年后迎来快速发展。以泰康人寿为代表的国内保险公司早在2007年就开始探索建设养老社区项目,2015年后养老社区投资迎来高潮。根据中国银行保险报,截至2020年9月末共有10家保险机构投资了47个养老社区项目,床位数8.4万个,保险资金投向养老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达2348亿元。
  1)从建设策略上看,主要有重资产、轻重结合和轻资产三种布局模式。①重资产模式,即通过自建自营方式运营养老社区,典型企业泰康、国寿、太保、新华等。其中泰康人寿旗下项目均为自建自营,目前已布局全国22个核心城市,完成7家养老社区落地运营,拥有6家配套康复医院。②重资产+轻资产混合模式,即自建部分养老社区,同时通过收购或合作经营推动项目落地,典型企业为太平和合众人寿。其中中国太平投资40亿元自建了“梧桐人家”CCRC养老社区,并与多家地产商合作落地了包括北京当代时光里等7个项目旅居养老地产项目。合众人寿则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收购了海内外多家养老机构,③轻资产模式,即完全通过合作模式开展业务,如光大养老与光大集团旗下光大汇晨、光大金夕延年、光大百龄帮等养老品牌展开合作。
  2)从商业模式上,保险养老社区的利源来自对接保险产品和项目运营收入。①协同保险主业,对接保险产品。目前各险企大多推出了与养老社区项目相对接的保险产品,客户可以通过购买一定额度的保险产品获得养老社区的预约入住权,如中国太保规定2021年新客户(同一投保人)名下有效长险新保保单总保费达到550万元及以上,即可获取三十周年阖家尊享版养老社区入住资格函一份。根据中国太保2020年年报,截至2020年末太保已累计发放养老社区入住资格函超过1万份,对应契约保费超过220亿元。②社区项目运营收入。目前各险企旗下养老社区大多定位为高端社区项目,入住收费包括三个部分:入门费、月费和会员卡。以泰康之家为例,其入门费收取标准为20万元/户,入住前一次缴足。月费是按月缴纳的费用,含房屋使用费、居家费用和餐费。入住前购买乐泰财富卡可以享受一定的入住优惠,其会员卡费用为120万元-360万元。
  海外经验:1)美国养老地产市场根据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太阳城模式(开发商)、CCRC模式(运营商)和REITs模式(金融机构)。从收益情况看,美国养老地产市场历史回报率表现良好,截止2020Q3养老地产十五年期总回报率、增值收益率和收入回报率分别为10.25%、4.52%和5.55%,显著高于房地产整体及普通公寓资产。且CCRC社区入住率和租金增长率持续高于其他类型社区,具备更高发展潜力。2)日本通过介护保险制度为养老服务需求提供了资金支持,催生了以居家养老和上门介护服务为核心的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。日本以小规模、多功能的社区养老机构为主,龙头企业日医学馆在日本拥有1300处访问介护事业所、400所介护设施,每月约为13万名客户提供介护服务。我们认为,随着国内长护险市场的发展与成熟,也将带动国内养老社区的进一步发展。
  风险提示:保费收入增长不及预期;养老社区项目盈利性不及预期。
  

推荐给朋友:
客服电话:400-806-1866     客服QQ:1223022    客服Email:hbzixun@126.com
Copyright@2002-2025 Hibor.com.cn 备案序号:冀ICP备18028519号-7   冀公网安备:13060202001081号
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,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,请联系我们,谢谢!
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06-1866 举报邮箱:hbzixun@126.com